392经纬深处-《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1/3)页
青年参议阁的成功运作与风澈在砾石城事件中展现的成熟手腕,如同给整个丝路合作机体注入了一股鲜活而强劲的血液。慕容冷越与风染霜欣慰地看到,权柄的交接并非权力的衰减,而是治理模式的进化与升华。他们开始更大幅度地退居幕后,将广阔的舞台留给年轻一代去挥洒,自己则更像两位定航的罗盘师,确保巨轮不偏离那“交融与共荣”的初心。
然而,文明的经纬交织愈深,便愈会触及那些潜藏在历史积尘与文化肌理深处的、更为坚韧和复杂的结节。这些结节,并非如砾石城事件那般源于明显的利益冲突,而是关乎信仰、认知与生命本身意义的深层差异,其化解之道,需要远超政治手腕与经济技术合作的智慧。
第一折 无声的战场:疫起参合陂
第一个严峻的考验,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疫情最初爆发于草原与中原交界的参合陂一带,随后沿着繁忙的商路迅速蔓延,波及数个邦国。患者先是高热不退,继而浑身出现骇人的紫斑,呕血不止,死亡率极高。消息通过新建的“疾风信道”与“闪光讯号”网络星夜传至长安,立刻引起了最高层的震动。
以往的疫病,多被视作一城一地的灾殃。但此次,疫情沿着丝路网络扩散的特性,使其瞬间成为了一个跨国界的、关乎所有合作参与方命运的共同危机。
风澈立即召集青年参议阁紧急会议。然而,面对这种未知的、夺取生命的恐怖力量,以往在商贸、律法、技术上能迅速达成一致的年轻才俊们,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的分歧与无力感。
来自希腊的成员,秉承希波克拉底的遗风,主张立即隔离病区,并通过解剖尸体寻找病因(这一提议当场遭到了几位来自重视身体完整归葬文化的邦国成员的强烈反对)。
波斯的医者则倾向于认为这是某种“腐败的空气”(瘴气)所致,主张焚烧特定香料净化环境,并服用复杂的矿物与草药合剂。
草原上的萨满传来的信息则认为这是触怒了某位神灵,需要进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而大乾本土的太医令,则依据《伤寒杂病论》的理论,辨证施治,强调扶正祛邪,但面对如此凶猛的新疫,也显得措手不及。
参议阁内争论不休,每一种方案都根植于自身深厚的文化医学传统,彼此难以说服。风澈意识到,这已非简单的医学问题,而是不同文明对生命、疾病、自然认知的根本性碰撞。强行推行任何一种方案,都可能引发其他文化群体的抵触,甚至导致合作联盟的内部分裂。
他当机立断,一面以监国太子名义,下令依据各方案中最具共识的“隔离”原则,在疫情爆发区域设立隔离区,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并调动资源保障物资供应,以最务实的方式延缓疫情扩散。另一面,他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亲自前往疫情最严重的参合陂地区,建立前线指挥中心,同时,以最诚挚的姿态,邀请各方最具代表性的医者、学者——包括那些持不同甚至相悖观点的人——共赴前线,组成“跨国疫病对策联席会”,在直面共同威胁的战场上,寻找可能的融合之道。
当风澈将这个决定告知慕容冷越与风染霜时,长乐宫内出现了片刻的沉寂。皇帝看着儿子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深知这已不是需要他庇护的雏鸟,而是即将搏击风雨的雄鹰。他最终只是沉重地拍了拍风澈的肩膀:“带上最好的护卫和物资,记住,你的安危,关乎大局。必要时,可动用一切手段保全自身。”
风染霜则默默地为儿子整理行装,将一枚她自幼佩戴、据说能辟邪安神的和田玉平安扣塞入他手中,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澈儿,定要平安归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