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件工作服和眼镜。”本同根把座位后面的衣物拿了出来。 “这个眼镜是摄影机,正好掩盖一下你的相貌,你现在可是新海市的名人。说来也是厉害,现在的专业摄影机已经小到可以架在鼻梁上。咱俩一会就是新海市电视台的记者,参加一个贵族学院的观光活动。一切由我安排,你跟在我后面就行。”说罢汽车听到了一所学校门口。 既然反抗不过,现在只能跟着走一步看一步了。陆离穿上了马甲,带上了眼镜。校门口集结了二十多号小学生,每个人带着一顶小黄帽,穿着精致的校服,前面还听着一辆校车。 “二位是?”领班的老师看着二人,疑惑地问道。 “张老师,你忘了?咱俩昨天联系的,我是新海电视台的记者,这是我的助手。我俩今天随队要一起前往参加观摩活动的。”本同根面容和善的说到。 被这么一提醒张老师也想了起来:“哦,是你啊。学校批准你们了吗?你知道我们学校比较特殊,一般不喜欢过度曝光的。” “批准了,昨晚咱俩说完,校方的批准就下来了,你看。”本同根掏出了二维码,随队老师用学校终端扫了一下,屏幕一刻显示了校方的批准文案。 “行吧。那一起上车吧。”张老师有些惊讶。自己任职的这个学校是新海市最著名的几个贵族学校之一,都是新海市有权势之人的儿女在此上学,最不喜欢的就是过度曝光,自己这几年可从来没听说电视台的记者来学校做过新闻。 没想到这次破天荒的批准了两个记者随队参加校园活动。更何况今天的活动也没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只是去一加工业家畜养殖厂参观学习,枯燥的很。不过今天的怪事也不止这么一件。 张老师这些班主任之间都喜欢炫耀之间的所带班级中,哪个孩子的父母是政府的大官,哪个孩子是企业的董事,期盼着日后指望着这些孩子飞黄腾达,所以平时更是对那些孩子关照有加。 但是今天的学校突然宣布为了统一每只参观队伍的人数,要在原先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基础之上抽多补少。 而因为自己的资质没有前面那几个班资质老,所以比其他班级的学生少八个左右,这一次一下子补进来八个人,还都是同事们平时常常炫耀的那几个学生。这一套操作当时让张老师一下没有整明白原由,看起来并不像巧合。但是自己毕竟才来这学校三年,根基不深,上面怎么想的自己也没太操心,把自己的任务做好就行了。 “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张老师停止了胡思乱想,热情满满地询问面前的小朋友们。 “准 备 好 了 。”大家也精神的回复道。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新海市最大的牲畜养殖场。” “老师老师。”前排的一个同学举起了手。 张老师伸手指示其说出问题,“老师,什么是牲畜?” “大家平时吃的肉类都是牲畜提供的,比如说牛肉、猪肉、鸡肉,对应动物身上的肉。今天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平时吃的肉都是怎么来的,好吗?”张老师尽心解答道。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大家陆续上了校车,本同根带着陆离也坐进了校车后排的角落。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哥哥是电视台的记者,此行跟随咱们一起做报道。”张老师为大家介绍道。 车上的小朋友们也非常有礼貌地回头打着招呼:“哥哥好。” 校车驾驶到了养殖场,从外形来看和普通的工厂没有什么区别,方方正正。工厂主体建筑很高很宽,但是与普通工厂不同的是,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同时还能看见一排排的通风风扇,可见养殖场对于采光和通风要求很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