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个太学精英点头称是。 “其实很简单啊,汝等是儒生,现今当以修身为主,修身即修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节悌、中庸忠恕、平和慎独等。”独孤心慈吃口纳兰妃雅给夹来的鱼肉继续忽悠: “修身过程包括两个基本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就是正确地认识事物,可以通过读书、论学、应接事物、反省内心等活动而达到;致知是格物的继续,通过对格物之所得进行综合思考、整理加工而达到体会天道和人伦;诚意就是锻炼慎独,做到既不欺人也不自欺,独处时也象被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仍然克诚克谨;正心就是排除情欲的干扰,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虚壹而静。” “那么具体到修习方法即是学而时习之,比如这开学堂,首先是立项,即需报备有司,沟通上下,不然名不顺言不正,此乃政治之学;再就是选址,房舍规置、博士束脩和日常费用,此乃经济之学;而学生招收,毕业去向为社会之学;最后才是教案编撰,授课方式,此即教育之学” “政治,经济,社会,此乃做任何事继续考量的三个方面,缺一则事不谐” 独孤心慈侃侃而谈,周遭人众做倾听状。 “某等尚需多加修习,还望远东侯不吝赐教”儒清远态度很恭谨。 “互相学习,相互学习,来,饮胜”独孤心慈笑着举杯。 “不知远东侯认为这治学的最高境界为何种情状?”儒清远真乃问题宝宝。 “治学境界啊?这是个问题,某认为需经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为立志: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有诗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某年幼时曾立下宏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独孤心慈说罢,众人皆惊。 “可惜,因年岁差异心境亦千差万别: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众人皆笑。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汝可亦曾红烛昏罗帐?”纳兰妃雅是笑非笑的问道。 “打个比喻,打个比喻,某虽曾白头,但心仍年少”独孤心慈赶紧解释。 众人看看独孤心慈的乌发,已与常人无异,但均知其曾两次白头,均心理腹诽:汝虽复黑发,但心仍沧桑。 “所以每个人因年岁经历有别,立志皆有别,某现今只想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汝等不同,正青春年岁,不妨先定下小目标,嗯,比如先挣个一万贯,这般才能继续汝的宏愿:为万世开太平” 挣一万贯?杜绾首先长叹,他是从七品京县丞,每年的俸禄杂项加起来不过百来贯,这一万贯可得一百年?尚需不吃不喝的。 “为何要先挣钱?不挣钱怎养活自己和家人?连自己与家人均养不活汝还能恩惠天下人?所以万事皆需以经济为基础” “一家之言,汝等无需当真,某在来说说这第二境界守,立下宏愿继续去实现,为对所追求的事物坚定不移、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心甘情愿的经历一番艰苦的奋斗后虽然憔悴消瘦但仍然无怨无悔。又有诗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即为得,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同样有诗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独孤心慈说完让众人笑话,自己却夹着炸蝎子欢快的大嚼。 “汝吃这么多真的没事?”纳兰妃雅担心问道。 “没事的,某告诉汝一个秘密啊?这任何毒过油炸后均毒素减少,甚至可变毒为药,比如这蝎子啊,即有镇痉、熄风、攻毒的功效。可治疮毒、风湿等病。” “哦,某尝尝,味道还不错,就是太丑了,某还是吃这菜蔬吧” 两人嘀嘀咕咕,那厢几个有理想的儒家子弟,太学的双儒,去岁的进士杜绾,王缙、徐安贞、杜甫等人尚在凌乱中。 “第一重境界为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为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