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不就是神仙了?”独孤大都护也不禁笑道。 众人均笑,郑秀儿见小武只是撇撇嘴皮笑肉不笑,不禁给了一肘,“难不成你认为还真有神仙?” “小武,你跟那天星熟识,可听过神仙的高论?毕竟他恩师是我们最熟悉的入神境高手。”单副大都护揶揄道。 小武嗫嚅也不答话。 “咱们就是闲聊而已,说说新鲜事以解乏闷”独孤贞笑道。 “我也曾听魔狼天星说过,入神境上有地仙境”小武就大方说道“史书中就有记载,活了八百年岁的彭铿彭城祖,开大汉四百年江山的张良张子房,昆仑帝台西王母,均有上天入地,呼风唤雨之能,他们已是地仙境界。” “哦,这倒是史书所记,你还有什么新鲜说法?”独孤大都护也来了兴趣。 “道家曾在《太平经》中把神仙体系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此皆助天治也。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所以以此说法,九段之中为贤人,帝王为圣人,入神境已入天道为道人,地仙境为仙人之一等,地仙境上士举行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仙人尚有根,真人斩三尸证大道,修真悟本,是比仙人更高一级存在,至于神人则与天地同寿,先知先觉,创造万物,教化众生。”说的兴起,小武啜口茶道“我们这个世间不过一个无聊神人兴起而创虚幻宇宙。” “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歪话?”郑十三喝到。 三公主也悚然立起,众人愕然看着小武。 “我只是听天星闲聊,他当时说完也是哈哈一笑,说那些神棍之说也不过如此,他如去当神棍,也可开宗立派”小武耸耸肩说道。“他也说他只是胡说,姑妄说之,姑妄听之。” “哎,郑掌柜不用大动干戈,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单思敬劝道。三公主也颓然落座。 三位小娘子也听得口瞪目呆。燕唐以武立国,以儒治国,千年儒学不是说着玩的,虽然高祖曾沉迷道家,天下道观兴起,封三真人,立五宗,道教在百年中兴盛一时。而太宗时期佛道并存,派圣僧天竺取真经,佛堂一时布满朝堂民间,武唐女帝也对佛教着迷,耗尽心力开山凿崖,建起寺院佛窟无数,当今圣人心胸广阔,儒释道三教并存,外来神教也大行其道,但各代圣人均尊孔兴儒、科举取士、统一经学,在士子凡夫心中,儒家才是正统,儒学才是立世做人根本。 千年儒学,教化育人,仁礼二道,重人伦,轻天道,命由己造,相由心生,讲究万化万事皆生乎心。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 而道家则重大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佛教讲究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一切皆为虚幻。也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之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儒释道在燕唐大行其道,世人均有所知,何况在座众人,两位大都护均是儒将,饱读诗书,对三教教义均有了解,各教虽也有些惊世之语,但均认为人才是万物之灵!可这种神人造世的说法委实骇人听闻,当今人世由一无聊神人无聊之时创建?瞬间众人三观皆毁。 “神创造人世间,这倒不是天星独创,远古就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在长安的景教也有神造世人的教义”博学的郑穗儿皱眉道,“不过话经魔狼天星之口总是怪怪的” “术师的世界不是我等凡人所知也”单思敬再次总结道。 “哈,单大都护可不是凡人,您是贵人啊!”正说着,外间传来天星的声音。 门外笑吟吟走进来的正是魔狼天星,身后两人,一人束发盘髻简单的青蓝色道袍,一个颇为年轻,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帽,手拿拂尘,却是两位修真道长。 独孤大都护和单副大都护见到两位道长,急忙起身迎接,忙称见过司马神仙和钟离真人。 独孤天星大大咧咧自行寻一位置落座,吩咐小武上茶,“这两位道长自称与大都护熟识,我就引来相聚,两位大都护可认识?” “天星,这是茅山宗主司马神仙和终南山猛虎真人钟离道长,还不过来见礼”独孤贞斥道。 第(2/3)页